(两会访谈)我国地质灾祸危险点近30万处 “地灾医师”许强瞄准新课题
(相关资料图)
中新社成都5月19日电 题:我国地质灾祸危险点近30万处 “地灾医师”许强瞄准新课题
中新社记者 贺劭清
“滑坡预警是公认的国际难题,之前国际上没有哪个科研团队敢说自己能真实提早预警滑坡,咱们不只做了,十余次预警还从未错失。”在全国政协委员、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许强看来,自己与地质灾祸“过招”二十余年时刻,见证了我国地质灾祸防治的“绿色腾跃”。
我国是国际上地质灾祸最严峻、受要挟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,已查明共有地质灾祸危险点近30万处。二十余年来,许强不只参加了我国数十起严重地质灾祸应急处置作业,包含川藏铁路在内的严重工程选址建筑,还在国际愁眉苦脸了滑坡预警的“新打破”。
近来,全国政协委员、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许强在成都承受中新社记者采访。中新社记者 王磊 摄
记者见到许强时,行将前往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他仍“泡”在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祸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,对着电脑屏幕与科研人员一起剖析青藏高原某山体滑坡的3D建模。不大的实验室从木柜、墙面到天花板,均陈设、悬挂着大大小小不同类型、功用的无人机,宛如走进了微型“无人机博物馆”。
“2015年甘肃黑方台滑坡时我用的无人机精度是5厘米,短短五年时刻无人机精度已达到1.5厘米,比人去现场勘察还要精确。”指着实验室最新型的“我国造”无人机,许强言语间满是骄傲,“有时候参加国际会议,一些发达国家的同行谈及我国的无人机技能,甚至会感到‘别致’。”
近来,全国政协委员、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许强在成都承受中新社记者采访。中新社记者 王磊 摄
许强回想,自己第一次前往滑坡现场科考要追溯至2000年西藏易贡大滑坡,那也是他此生除了汶川特大地震外亲历的最大滑坡现场。其时他和同行的老教授仅环绕滑坡体“走一圈”便花了三天时刻,而现在专家还未抵达滑坡现场,无人机就能快速愁眉苦脸现场勘察并精准建模。
尽管凭仗无人机和遥感技能的前进,科研人员在千里之外的实验室便能愁眉苦脸大部分作业,但无论是汶川特大地震、芦山地震,仍是茂县新磨村滑坡、白格滑坡-堰塞湖、贵州水城山体滑坡,许强都在第一时刻赶赴地灾一线参加应急处置和科考。担任两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,许强提出的提案大多与怎么进步防灾减灾水平相关。
近来,全国政协委员、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许强在成都承受中新社记者采访。中新社记者 王磊 摄
2017年参加四川茂县新磨村滑坡救援后,许强依据此次灾难性事情的特色,在2018年全国两会立异性地提出构建“空-天-地”一体化的“三查”系统,辨认高位隐蔽性滑坡危险。这套系统打破传统灾祸危险排查的极限和瓶颈,现在已在我国地灾防治范畴广泛运用,并成功辨认出新的滑坡危险数千处。
“但2019年调查了贵州水城山体滑坡后,我发现使用‘三查’系统很难提早辨认出水城滑坡这类具有很强突发性的滑坡危险,时运不好又组建了新的科研团队展开新的攻关。”许强回想,水城山体滑坡前两天刚好有卫星通过,滑坡现场并没有发现显着的变形丰富,但随后受降雨诱发滑坡就发生了,这为科研人员提出了新的问题——怎么辨认突发性滑坡。
当时,许强团队瞄准新课题,正方案将地球物理勘探设备搭载到无人机上,快速查明滑坡的地下结构,并以此极力滑坡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性。一起,团队还研讨使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云核算等锻炼来处理滑坡的快速自动辨认难题。在他看来,跟着我国新基建的推动,地灾防治才能和水平也将发生新的腾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