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工智能企业量在北京超六成,占全国约20%
时间:2021-08-04 08:52:17  来源:科技日报  
1
听新闻

记者今天从中关村科学城获悉,在2021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召开之际,北京海淀作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,同时也是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数字经济创新高地,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一半左右。区内有字节跳动、小米等6家千亿级的数字经济龙头企业,180家数字经济领域的上市企业,40余家数字经济领域的独角兽企业,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注入了源动力。

2021年1-5月,海淀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也保持了高质量发展势头,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收入4982亿元,同比增长44.6%,占全市的65%。海淀区于今年5月也发布了《中关村科学城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21-2023年)》,明确五个方面、15项重点任务,统筹推进数字经济快速发展。

人工智能企业量在全市超六成,占全国约20%

海淀区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在全市占比超六成,占全国约20%,已形成基础层、技术层、应用层全产业链布局。人工智能领域顶尖科学家和产业领军人才集聚效应突出,遴选智源学者94人围绕重大方向开展基础前沿研究和探索研究;培育出百度、寒武纪、旷视、第四范式等一批领军企业和创新型企业,诞生寒武纪思元290,飞桨、天元、天机芯等一批重大成果,在金融、医疗、交通、城市治理、科技防疫等领域实现了典型应用,探索在人工智能芯片、安全、数据等方面推动标准体系建立。

2019年5月,海淀区率先出台《关于加快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创新引领发展的十五条措施》,从源头创新、关键核心技术突破、开源开放台建设、示范应用、集聚区打造、人才培养、耐心资本等方面为人工智能产业提供全方位支撑支持。

2021年4月CB Insights发布的《全球人工智能初创企业100强》榜单中,海淀区又有地线、初速度、一流科技、循环智能4家企业入选,海淀将基于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持续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、开源开放的人工智能创新生态。

智能制造企业汇聚,全产业链体系蒸蒸日上

以高校院所、科研机构、高科技企业等为依托已布局100多家重点实验室、研究中心及高精尖创新中心,约200家代表企业中有7家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、2家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、2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、6家北京市智能制造标杆企业,以数码大方、云道智造、用友、和利时、小米、适创科技、世冠金洋、希格玛仿真等一批龙头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为代表,构建了涵盖数字化设计仿真、网络化协同、智能化生产、服务化延伸的全产业链体系。同时,市区协同创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,建设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北京中心,聚焦工业仿真软件关键共技术开展研发和应用推广。落地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,补齐并加强产业链的垂直整合与创新优化组合。

下一步,海淀将以2021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为契机,持续构筑硬核数字产业体系,推动“两区”数字经济政策先行先试,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经济创新引领区。(记者 华凌)